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开创乡村有效治理新局面

2019-11-06 10:32 加入收藏


7月12日,一份关于完善基层治理、减轻基层负担、提升基层干部待遇并拓展其晋升通道的重磅文件《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获得通过,向全省广大基层的发展建设传递了新信号。

省农业农村厅迅速响应,立足全省“三农”工作实际,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标基层农业农村工作差距,坚持“三农”工作一盘棋,把抓农业生产保供给特别是保粮食安全,与抓农村发展和农民全面进步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完善乡村引才、聚才、育才、稳才、用才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着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不断开创乡村有效治理新局面。

创新基层治理: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近年来,湖南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县级试点和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活动,形成了一批乡村治理先进典型。涟源市、韶山市、津市市、中方县、零陵区5个县市被推荐作为全国试点县。邵东市2016年在全国率先推行的“一村一辅警”,目前实现省域全覆盖,新化县油溪桥村“村级事务管理积分制”被评为“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花垣县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新模式,被中央媒体专题报道推介。

石门县探索开展“3+X”村民小区自治管理,以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为基础,打破原自然村、小组概念,以400~500人为单位就近整合自治小区,同步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设立自治小区理事会,推动自治重心下移,形成了乡村自治的新格局。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中央要求,积极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及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工作。结合湖南实际,在省内选择5个试点县、5个示范镇、50个示范村,总结经验,示范引领,全面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重视人才振兴: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力支撑

围绕懂农业、会经营、善管理的要求,湖南把乡村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农业大省和农业人才优势,认真落实《湖南省乡村人才振兴行动计划》,培育产生一大批新型农民,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在沅陵县官庄镇老街村“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基地”每年举办7期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900多人,目前全省农村实用人才将近90万。此外,利用新技术、新手段,精心打造“湘农科教云平台”(手机APP),推动线上线下工作同步发展。到10月底止,全省非贫困地区已完成年度培训任务的52.3%。

让人才在基层发力,才能增强基层的活力。湖南积极主动面向国内外引进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选调引进博士生2名,招录硕士生12名。此外,自2019年开始,计划用4年时间定向培养2500名基层农技特岗人员,为湖南农业农村发展、湖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跃升注入新鲜血液。目前,首届基层农技特岗人员定向培养招生工作已圆满结束。

为了保证基层人才的晋升渠道畅通,增强基层人才的获得感。湖南创新基层农业人才评价机制,制定了《湖南省农业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价办法》,农业系列职称评定实行基层名额单列、单独评审,更加注重其服务基层的年限、效果和累计工作业绩。去年全省评审农业系列高级职称316人,其中县级160人、乡镇级101人,两者占比达到82.6%。实施“湖南省十佳农技推广标兵”“湖南省十佳农民”“十佳农业科技领军人物”资助项目,有20位新时代农民得到表彰资助。

壮大集体经济:增强乡村发展内驱活力

湖南各地立足当地优势,坚持市场主导、因地制宜、村级主体原则,积极探索了企业兴村、资源利用、物业经济、特色产业、合作共赢、有偿服务等各具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醴陵市珊田村成立了株洲首家村级体制的珊田集团股份公司,全村2786人都是公司股东,设立3家控股子公司,2018年经营性收入达到2亿多元;慈利县象鼻嘴村创办柑橘园艺加工企业7家,实现集体经济产值2200万元;临湘市长江村集体对8000亩芦苇场地实施精细化管理,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30多万元。

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集体经济组织数2713个,确认成员身份数2096.9万人,建立集体经济组织4500个,集体经济组织单位量化资产总额201.2亿元,股金分红20.48亿元。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持续到2022年,湖南每年扶持1000个左右行政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今年已确定951个村为扶持项目村,其中贫困县所辖村526个,占55.3%,将大力发展资源经济、文旅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物业经济以及其他村级集体经济优质项目。

发展乡村产业:为农民利益增长培育源头活水

近年来,湖南着力实施“百企”培育工程,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特色产业蓬勃兴起,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成为城乡融合的重要纽带,全省乡村产业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万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700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60家、省级龙头企业695家;营业收入过100亿元企业5家、过50亿元企业5家、过10亿元企业7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1.65万亿元,成为全省三大万亿产业中的第二大万亿产业,跻身全国7强。

当前全省农产品加工营业收入过1000亿元的市州有6个、过100亿元的县市区有45个。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达到2.4:1,大宗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可达49%。

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9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全省涉农企业股改签约已达294家,其中102家企业在湖南区域性股权交易所挂牌,挂牌涉农企业共实现融资29笔,融资金额共计33763.82万元。2018年,全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733万个,接待游客1.96亿人次,实现经营收入441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6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11.3%。

产业兴则农民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联结基地面积8900万亩,联系带动农户980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60%,安排就业人员235万人,发放劳动者报酬610亿元,就业人员年人均报酬2.596万元。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将乡村打造成美丽画卷

湖南坚持量力而行、分类推进、确保质量、农民主体等原则,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依法依规拆除农村“空心房”并复耕复绿,科学改厕、改圈,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沟渠塘坝、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统筹做好农村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作。

在去年改(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近100万户的基础上,今年将农村改厕纳入重点民生实事,确定101.5万户改厕任务下达到市县,省财政按照500元/户的标准拨付奖补资金,截至10月18日完成率已达83.21%,年底可望超额完成任务。

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集中力量打好“春节战役”“春季战役”“夏季战役”,重点推进“三清一改”,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88万吨、村内塘沟12.3万处、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779万吨。全省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240座,对污水集中处理的行政村达到5061个;建成乡镇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1287座,对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90.2%,2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垃圾分类。

着力推进“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将乡村分为整洁乡村、美丽乡村、精品乡村三个层次,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典型示范转向全面铺开,组织“一市十县百镇”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在2020年前带动全省1.5万个以上行政村达到整洁乡村标准。目前全省已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1715个,今年省市县三级将联动再创30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

上一篇:机械"当家" 种田轻松 告别肩挑 手提 三弯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