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总规的“三条红线”能否治理多年的“大城市病”?

2017-10-11 10:56 加入收藏

要缓解困扰北京多年的“大城市病”这一顽疾,先要转变发展思路,切实减重、减负、减量。

要缓解困扰北京多年的“大城市病”这一顽疾,先要转变发展思路,切实减重、减负、减量。

  近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对外发布,其中围绕“注重长远发展,注重减量集约,注重生态保护,注重多规合一”,如何有序疏解城区非首都功能,缓解困扰北京多年的“大城市病”成为关注焦点。

  要缓解困扰北京多年的“大城市病”,先要转变发展思路,切实减重、减负、减量。新版总体规划以资源环境为硬约束,确定了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

 

依靠人口增长促进城市发展之路越发不可行

 

  其中,人口总量上限是第一条红线。规划提出要坚持以水定人,将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争取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

  据麦肯锡研究,人口增长会带来就业增长或生产力提高,成功吸引并扩大人口规模的城市在经济上更容易蓬勃发展。但过去几十年美国城市发展的模式总结表明,通往成功之路并不唯一。

  就整个世界范围来看,依托人口增长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将越来越不可行。除了宏观经济压力之外,日益加剧的老龄化、逐年下降的适龄劳动人口比例,都为城市发展增添了重重阻力,而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也让很多西方国家的城市管理者和居民们头痛不已。德国近年倡导“少即是多”的精简主义策略,便是不再以投资带来经济增长,转而关注城市存量空间的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跳出去发展,在区域中寻求功能疏解,作为保障城市发展,解决“大城市病”的有益探索。比如上世纪日韩首都周边的新城建设;纽约、旧金山和特拉维夫的伴城发展,这些经验都值得借鉴学习。

 

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要

 

  第二条红线是生态控制线。到2020年,北京市生态控制区面积占市域面积的比例要达到73%,到2035年提高到75%。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的水耗、能耗、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分别降低15%、17%和20.5%。

  古代城市的数量少、规模小,发展周期也受制于自然条件,规划建设更加注重天人合一,重点考量水源、交通、地形等。现代城市的管理者,往往有意无意的倾向于人定胜天。随着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以及人类善用各类行政和经济手段,城市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城市、特大城市、城镇群不断涌现,城镇数目呈几何数量增加。但日益多发的极端天气,无时不刻不在呼唤着“生态文明”。

  城市的发展受制于科技整体发展水平。任何时期,城市的增长都不可能没有限度,它不能超过某一区域的自然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自然承载力指的是水、土地、大气等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社会承载力包括规划理念、管理水平、服务供给、体制机制等社会能力。如若处理不当,往往会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矛盾激化。

 

城市规划应由扩张型向限定城市边界转变

 

  第三条红线是城市开发边界。规划提出到 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将由2015年的2921平方公里减到2860平方公里,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而中心城区则分别是910平方公里、860平方公里和818平方公里。

  自然界是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城市也是个复杂巨大的有机体,各种土地利用和设施配置、系统运行是相互影响的,土地是种稀缺资源,不是可以任意挥霍的商品。西方国家也正在寻求基于政府直接介入的土地精明增长模式,其基本核心是通过政策干预,规范土地市场,通过良好的规划,寻求综合、理性和经济的方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在城市病日益严重的困扰下,在现行技术条件尚无法彻底解决城市问题和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北京主动创新发展模式,切实减重、减负、减量发展,倒逼城市转型,实现从扩张式粗放发展到收缩式精明增长的跨越,难能可贵也十分必要。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智慧手段治理大城市病

 

  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病”,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实践证明,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治理环境污染等。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可以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提供更方便的服务。例如,在治理北京交通问题中,可以借助智慧手段来优化城市交通的“需求侧管理”,利用共享方式来推进城市交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与时俱进的智慧交通更新机制。根据各阶段需求变化特点及时调整,促进绿色交通发展,构建更加智能、高效和稳定的城市交通系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治理城市病。

  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长久以来,我们的城市规划和研究,形成了自己一套严谨的方法体系,其中不乏对历史问题的冷静、客观分析和严密的逻辑。

  城市是个复杂的有机系统,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挖掘城市内在的“控制与自适应”。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连接一切的互联网创造了一种新的境遇,万物互联正在成为一切的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的数量与内容还将继续呈几何数量增长,全人类的群体行为都可以看成是不断运作产生的数据,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大数据实现对真实世界的虚拟再现。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大数据将不再仅仅是人类决策的辅助工具,借助互联网,人将实现与人工智能的实时连接,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将成为我们决策的一部分。


上一篇:梅溪湖:5年引重点项目23个 总投资约270亿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