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中南大学的足迹

2017-08-18 16:28 加入收藏

编者按:2012年11月,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集体亮相,习近平总书记以“十个更好”回应人民关切,“更好的教育”排在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更加凸显。中国教育的每一步前行,都带给人民对美好生活更为真切的信心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光明日报》自8月14日起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刊》,首先以高等教育为主题,每期聚焦一所大学,报道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领域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奋力前行的实践、成就和足迹。

 8月18日,《光明日报》第五版以整版篇幅刊发《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中南大学的足迹》,从记者、高校管理者、校友等视角讲述了中南大学在这五年的发展与变化,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奋力前行的足迹。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中南大学的足迹》

 创新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中南大学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大学考察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如今,总书记调研过的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相关技术,已从重金属冶炼行业推广应用到重金属采选矿等其他行业,3年多来新增应用企业约120家,总应用企业已超过150家。

几年来,中南大学深入贯彻总书记考察学校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致力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与成果转化,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南大学时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近几年来,正是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中南大学迈出了发展的坚实步伐。今年5月5日下午,中国航空工业迎来史上浓墨重彩的时刻。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完成预定试飞科目,安全返航着陆,顺利完成了首飞。这一刻的到来,也令中南大学的师生激动不已。大飞机的重要系统之一机轮刹车系统由中南大学独家提供,并由中南大学控股公司制造完成。

坐落于中南大学西北角的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早已为人们所熟悉。这里主要开展粉末冶金特种材料、轻质难熔金属材料等基础科学和创新技术研究,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艘载人飞船等提供上百种特种粉末冶金材料,近年来研制的航空制动产品成功应用于大型飞机。

5年来,中南大学国家级创新平台从9个增加到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24个增加到32个,973首席科学家项目从10项增加到19项,国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从7项增加到23项。

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获得100多项专利、近40项产品,支撑湖南航空制动、高铁和汽车制动、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目前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高性能铝材试制线已为我国大型运载火箭等提供100多种关键材料及构件,形成200多项专利,正与企业合作开发高铁、汽车等高端铝材,从而支撑了湖南省铝加工产业1000亿元产值目标的实现。卢斌博士团队研制的新型超级节能气凝胶玻璃在我国首次实现量产,正推向市场,填补了我国在气凝胶研发应用领域的一项空白……

“中南大学在创新驱动、成果转化上素有历史传统,也有很好的学科优势。能够在国家战略层面,解决国家、社会的大问题,是科技工作者光荣的使命。”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文胜说。

紧盯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

湘江由南向北,贯穿湖湘大地,养育7000多万湖湘儿女。随着湖南的经济发展,工业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影响日益严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南大学时,考察了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了解高校进行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情况。几年过去了,中南大学围绕重金属清洁生产源头减污、重金属“三废”污染物治理等关键技术开展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蓝色的集装箱,箱内几个大“罐子”,“罐子”里浑浊的污水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快速翻滚着,“罐子”下几根短管则将“处理”过的水导入旁边的水桶。这是记者在中南大学看到的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深度处理系统。中南大学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柴立元教授和他的团队利用生物技术开发了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设计制造了这套“简易装备”,对废水进行深度净化和回用,使废水回用率由50%左右提高到90%以上。目前他们已在全国150多家重点企业建立重金属废水治理工程,并重点围绕湖南的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等湘江流域重金属防治重点区域实施了含铊重金属废水、采选矿有机重金属废水、污酸废水的治理与回用,累积回用废水过亿立方米,减排重金属超200吨。

“中南大学地处湖南,饮湘江之水,食洞庭之粟,理当发挥自身科教优势,助推湖南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正如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所说,这几年来,中南大学科研人员紧紧围绕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民生建设突出问题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3年11月4日,听说总书记来了,中南大学的同学们纷纷赶来,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总书记频频向同学们挥手致意。人才培养是高校立身之本、分内之职。人才是一地、一国发展之基。几年来,中南大学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探索课堂、课外、实践、科技创新等多元空间结合的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南大学严格执行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引导学生在科研一线和学科前沿开阔视野、学习知识。学校还实施“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计划”,推进教学方式从传统课堂灌输向交互式、讨论式、主动式教学转变。此外,中南大学还规划投入2亿元,建设公共基础、学科大类、专业创新、校企共建等四类实验教学平台,设立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建立实验预约系统,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保证教学类实验室全部向本科生开放,科研类实验室分层次逐步向本科生开放。

积极参与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律师教育培养计划,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因材施教;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等专业赛事;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成为中国百强企业最受欢迎的10所大学之一……这几年来,中南大学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正稳步推进,改变着整个校园的面貌。正如中南大学“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校训一样,创新的基因植入每一个中南人的血脉中。

(本报记者 唐湘岳 龙军 禹爱华)


【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学思践悟】 

不负重托,取得更多创新成果 

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南大学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

我聆听了总书记语重心长的嘱托,感受到总书记对高校创新寄予的殷殷厚望。中南大学师生将总书记的嘱托化作强大精神动力,遵循“四个服务”的基本原则,面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主动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全面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砥砺前行,求实奋进,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更加稳固。学校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使命,扎根中国大地,面向世界,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领学校发展,尤其经过中央专项巡视的“政治体检”和务实整改,学校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作用进一步提升。

——立德树人办学目标明确清晰。学校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个根本,坚持立德树人,“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深入人心,见义勇为、扶危济困蔚然成风。学校被中宣部、教育部确定为5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高校之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被中宣部列为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十个先进典型之一。中南师生爱心助人的“暖新闻”在这里扎堆,被作为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典型在全国宣传。学校培养的学生德才兼备,中南大学成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最受中国百强企业欢迎的10所大学之一。

——深化改革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学校率先启动、持续深化的校内综合改革,构建了依法治校的学校治理体系,加快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南大学章程》《“双一流”建设整体方案》的颁布和出台,整合并科学配置了学校办学资源,理顺了内部关系,凝聚了师生共识,学校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创新成果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军民融合为国防和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材料;透明计算理论与应用、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高速铁路建造、重金属污染防治等关键技术应用前景广阔;碳基复合材料、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特殊耐高温材料等研究支撑国产大飞机、载人航天重点工程;在村落文化研究、“两型社会”和法治中国建设、地方治理等领域发挥着核心智库作用……聚焦创新、勇攀学术高峰,服务实体、支撑行业发展,中南人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拓展办学资源和发展空间。

——服务民生不断迈出新的步伐。湘雅医疗长期守护人民身心健康,近五年来门诊急诊量3500多万人次,各类大中型手术60多万台,医护人员组成的国家应急医疗队远赴埃塞俄比亚参与埃博拉疫情防控,多次出征四川雅安、云南彝良等地震灾区救死扶伤。

今天,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南大学时的嘱托,倍感亲切,也更加领悟到意涵深刻,令人振奋。中南大学建有世界上最完备的有色金属地、采、选、冶、材及先进制造学科链,拥有百年传承、享誉全球的医疗卫生学科体系,还有由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列车碰撞安全保护技术组成的轨道交通学科群。这些,都是我们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南大学党委明确了创建“双一流”目标,着力推进“党建先锋、依法治校、人才强校、协同创新、国际合作、文化育人”六大战略,勇立时代潮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四个服务”为使命,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十九大的召开,迈向更好的未来。

(作者:中南大学党委书记 高文兵)

 

【我看中南大学这五年】 

让师生员工有充分获得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对于学校而言,这更是一项首要工作。母校中南大学强调立德树人,以培育有德有才之人为根本任务。学校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智慧启迪“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这五年以来,中南大学始终坚持务实进取,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学校的整体实力。学校已经探索出一条“学校以制定政策为主、学院自主组织实施、教职工参与监督”的立体化管理机制,坚持“育人为本、教师主体、协同创新、绩效评价、务实服务”的办学理念,教授委员会、教代会、党政联席会议、学生工作委员会等制度职权明确并不断完善,校内改革发展的活力明显增强。学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对接社会重大需求,以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服务社会。

评价一所高校的建设成功与否,还应看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员工是否有足够的认同感和幸福感,是否能实现学校与师生的共同成长。

这五年以来,中南大学教职员工的人均收入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不断完善,校园环境建设稳步推进,校内无线宽带网全覆盖,持续保证餐饮品质,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率达到100%,建设了300多门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这些举措有的宏观一些,有的更为细致入微,但我相信具体到每一位中南人身上,应该都能在点点滴滴的变化中感受这样一个事实:中南大学是一所让师生员工有充分获得感的学校。

(作者: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陈来,本报记者 龙军整理)

 


上一篇: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校必须正面发声 引领舆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