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灏




  

    我出生于1939年5月湖南长沙人,民盟成员200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和遗传药理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首席教授、临床药理国家培训中心和药品临床研究国家培训中心主任,湖南智库联盟专家。


    父亲周磊村毕业于上海美专师从刘海粟,擅长画竹曾任华中高级艺术学校校长,为人刚正不阿、勤奋执著对子女教育甚严。母亲婚前曾教过小学贤良淑德,育人不诲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我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并铭记勤奋和追求是成事之本乃自幼立志,致学有所成。


    1957年我从长沙一中考入武汉医学院医疗系。经过五年的学习1962年毕业分配到广州军区某空军医院任内科医生,接受了军营七年的锻炼和洗礼为了自己的专业追求,1969年复员返湘到长沙一家工厂担任保健医生。时值文化大革命局势动荡,但我始终牢记幼时的志向和追求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业务水平并坚持自学英语,这为日后在国外的交流和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8年我通过自荐调入湖南医学院到药理学教研室任教。不久卫生部在学院设立临床药理学国家培训中心我因具有临床经验被选入中心工作。在中心期间我负责组织了临床药理学培训班,并参加了Roche公司的多中心临床试验1983年我获得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的支持,到香港大学进修临床药理学1984年从上百名来自世界各国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国Merck国际临床药理学奖学金的四位获得者之一并带着在港期间酝酿的课题、根据临床观察提出的药物反应存在种族差异的假说,进入美国Vanderbilt大学进行临床药理学和遗传药理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实验证据,证实临床观察到的药物反应种族差异并系统地阐明了机制。我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成为证实药物反应种族差异的第一篇和最有影响力的论文。尔后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我进一步提出药物反应种族差异的遗传机制是基因变异频率差异的理论,并被普遍证实我的工作被国际同行誉为经典研究和里程碑性工作,它启动了全球关于药物反应种族差异的研究促使世界各国医生根据种族选择药物和调整剂量,也使新药开发和各国药政管理开始重视种族因素并制定相关政策。美国FDA、国际ICH相继规定新药临床试验和国外药品注册需考虑种族因素。


    1991年湖南医科大学时任校长罗嘉典到美国亲顾寒舍,邀请我回国工作我既为罗校长的真诚感动,又考虑应利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效力便在妻儿的支持下,没有提出任何职务、职称、住房、待遇、经费等方面的要求毅然举家回国。


    回国返湘后我开始系统研究我国各民族之间的药物反应差异。首先研究和比较了我国多个民族药物代谢酶表型多态性和基因多态性证实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也具有显著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我们克隆了一个药物代谢酶的突变基因。该突变基因是导致几乎1/5的中国人丧失这种重要药物代谢酶功能的突变基因之一也是我国克隆的第一个药物代谢酶基因。之后又证实了这个酶的功能和突变等位基因拷贝数相关提出了药物代谢酶基因剂量效应理论,随后国际上发表了大量证实这一理论的研究报告从而为临床提供了根据基因型实行个体化用药的规律性依据。通过近30年的研究我和学生的系统工作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遗传药理学理论体系,并把根据病人基因结构施行一人一药和一人一量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模式推到了临床实践改变了疾病的用药模式,直接造福于人类。


    1993年我创建了我国第一所遗传药理学研究所。十几年来我和研究所始终坚持在这个学科领域里徜徉,取得了一些成绩研究所始终坚持遗传药理学研究方向,在国际SCI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被国际同行引用3000余次;获省、部级成果一等奖四项2003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先后40余次受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作大会专题报告或会议主席并被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十几所著名大学邀请作学术报告。为了将科研理论成果应用到临床实践我带领团队成员研究开发了有知识产权、有产业化前景的我国第一张个体化用药基因芯片,建立了我国首家根据基因型用药的湖南省个体化药物治疗咨询中心并在我国率先启动了基因导向个体化药物治疗,成功实现了科研、应用、开发一体化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与治疗水平。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对研究生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为他们开设了遗传药理学课程主编和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遗传药理学》研究生教材和《遗传药理学》中、英文两部专著,培养了近200名遗传药理学硕士、博士及博士后造就了一支强大的遗传药理学研究队伍。


    回国后我历任湖南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主任、遗传药理学研究所所长、基础与临床药理学研究所所长、湖南医科大学副校长兼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等职。1993年起先后当选为湖南省政协第七届委员第八、第九届常委。现除任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和遗传药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外还兼任国际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学会理事长、泛太平洋地区国家临床遗传药理学学会执委、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湖南省药学会理事长、湖南省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及《Pharmacogenetics and Genomics(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等十余种国际杂志编委,并连续两届历时八年担任美国默沙东(Merck)国际临床药理奖学金评委。


    2003年12月我被聘任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任参事期间我努力关注省情,建言献策几次参加了时任省长周强主持召开的《政府工作报告》咨询会,除了就《政府工作报告》发表意见外还特别向省长提出了关于发展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建议。2006年8月我与其他五名参事通过对浏阳生物医药园的调研,科学分析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重视浏阳生物医药园建设  加快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为省政府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了参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