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认识和思考

2021-03-30 10:44 加入收藏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美国有一种活动住宅,是比较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就像是一辆大型的拖车,只要用特殊的汽车把它拉到现场,再由起重机吊装到地板垫块上和预埋好的水道、电源、电话系统相接,就能使用。活动住宅内部有暖气、浴室、厨房、餐厅、卧室等设施。活动住宅既能独成一个单元,也能互相连接起来。


图片
图片
特点


1、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2、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


3、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4、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


5、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装配式建筑的再认识


要跟风么?


在政策红利的驱使下,装配式行业正处于难得的机遇期,不同利益主体纷纷加入装配式行列试图分得一份市场,施工单位、开发商、设计院、构件生产厂商以及产业链条上下游其他相关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纷纷抢占技术高地,抓紧市场布局。


但是由于前期投资较大,市场还在培育期,所以盲目跟风必将引起市场秩序混乱,企业还需理性投资,切勿一哄而上,避免资源过剩,政府应合理管控、通盘考虑,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真的适合么?


装配式建筑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不同的结构又包含有不同的技术体系,各自有其特有的优势特点及适用范围,只有将适宜的技术体系应用于适宜采用装配式的项目中,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体现装配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质量真的优吗?


预制构件精度从现浇结构的厘米级提高到了毫米级,在控制构件安装质量的基础上,装配式确实能够提高工程质量。


但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场施工环节,构件安装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如果安装质量控制不到位,精度出现偏差,则随着构件的进一步吊装,误差会成倍放大,且出现误差基本无法调整,最终的结果就是高品质的构件没有安装在正确的位置,无法真正体现装配式建筑质量的优越性。


速度真的快吗?


装配式建筑可以缩短工期,但单就主体结构施工而言快不了多少,如果雇用技术不熟练的新组建劳务班组,初期的施工速度是更慢的,就算达到熟练程度以后最多也是与现浇持平。


装配式施工速度快主要体现在了流水作业上,上层结构施工,中间安装门窗、底层可以精装,就整体工期而言,装配式建筑可大大节省工期。


造价真的高吗?


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最大瓶颈就是“装配式成本太高”,就现阶段来说这是个事实,但从长远来说这是一个伪命题,我国目前处于装配式起步阶段,必然会有一段高成本运行期,但随着技术的成熟、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大规模推广应用之后,成本会很快降下来,同时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成本也会相对下降。


图片
图片
思考与建议


BIM技术应用


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决定了构件一旦有问题,只有在现场安装时才能被发现,这样会造成极大损失。因此深化设计必须细致、深入、协同。


BIM技术是实现装配式建筑高效管理的首选工具,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各专业间的协同检测,可实现设计协同,避免“撞车”,同时设计、施工、管理、运营在一个平台集成,可形成集约效应。


建议利用BIM技术建立装配式户型库和装配式构件产品库,可以使装配式建筑户型标准化、构件规格化,能有效减少设计错误,尤其在预制构件制作和现场安装上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管理人才培养


装配式建筑从设计、施工到项目交付运营,与传统的项目管理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管理人员缺乏工业化的管理思维,对整个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流程缺乏系统的认识,制约装配式的进一步发展。


建议企业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工人、优质管理人员及复合型人才,塑造一只素质过硬、技术全面、管理能力强的队伍。


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要求预制构件的生产及安装误差均为毫米级,一方面提高了建筑质量及精度,另一方面也对工人技术及组织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攻克关键技术、提高构件安装精度,增强技术工人的责任意识,加强现场的技术交底力度,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否则优势将转为劣势。


协同管理


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涉及单位及专业种类多,各专业各环节信息零碎化,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使信息无法整合共享,因此建议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协同管理,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有利于整个项目的统筹规划和协同运作,有效解决设计与施工的衔接问题、减少采购与施工的中间环节,同时将各参建方的目标统一到项目整体目标中,以整体成本最低为目标,从而降低成本。

上一篇:湖南智库联盟举行“坚持三大导向 创新推广机制——对定荣家集团等高质量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的调研与思考”专家座谈会
下一篇: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