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海:以文化的力量夯实脱贫成效

2019-07-05 08:50 加入收藏


内容摘要:实现精准脱贫和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没有文化融入和支撑的脱贫是难以持续的脱贫,也是难以融入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社会的脱贫。目前,湖南脱贫攻坚战进入关键时期,应将“文化脱贫”放在重要位置,以消除落后的贫困文化、破解农村“精神脱贫”难题,有效激发贫困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夯实脱贫成效。

用文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从本质上说,文化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力量为文化发展提供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但是任何经济又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比如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和更强的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是湖南当前发展乡村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我省大部分贫困地区尽管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水平较低,但物种繁多、独具湖湘文化特色,孕育了丰富的地理标志产品资源,乡村产业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往往就蕴含在文化资源方面。比如,以梅山文化、舜文化、湘西文化、稻作文化、戏曲文化等为代表的具有地域特色、地域风情的原生态文化资源,以古丈毛尖、安化黑茶、江永香柚、炎陵黄桃、衡阳茶油等为代表的产品质量优良、地域特征明显的“湘”字号农业品牌文化资源,以及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资源等,都是他人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用文化提升乡村产业核心竞争力,应重点打造“文化经济”发展模式,敏于挖掘湖南地域文化传统中的经济元素和商业契机,将贫困地区的独特资源端与文化产品的产出端高度互联,为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文化内涵,生发更多的“原生态”“衍生态”产品,推动乡村产业永续发展。

用文化培育发展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智和志是内力、内因,一些贫困乡村的贫困,不仅仅体现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等客观方面,也体现在村民安于现状、因循守旧、观念陈旧、缺乏干劲、精神懈怠等主观方面。夯实脱贫成效,需要在扶智和扶志上做好文章、下足功夫。

一方面,应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营造浓厚的扶贫帮困、自立自强脱贫的舆论文化氛围,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愿望和志向,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消除“等、靠、要”思想。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落后状况。教育搞得好,不仅能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还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湖南是教育资源大省,但在基础教育发展方面城乡差距还比较大,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师资资源更是严重不足。因此,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让偏僻落后的山村走出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应成为湖南稳固脱贫成效的重要主题。

用文化筑牢乡村精神纽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应该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同向同行的过程。如果我们改变了贫困地区的外在面貌,却没有改变贫困地区人们的精神面貌,那么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组织效能将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因精神贫困而再度返贫的现象。

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生活其中的人们产生着同化作用,进而化作维系社会、民族的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农耕文化最为灿烂辉煌,也最能唤起现代人们对乡愁的记忆和乡村归属感。

用文化筑牢乡村精神纽带,首先应深入挖掘湖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使经济发展与农耕文化传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次要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在贫困地区落细落小落实,促进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形成,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比如“十八洞村”脱贫攻坚的成功案例就足以证明,只有培育明理尚德精神,才能提升精准扶贫“引力”。

(作者:湖南智库联盟专家、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   张明海)

上一篇:关于政治生态建设诸多误区的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