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重大公共事件网络圈群舆论引导?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网络圈群舆论引导为例

2020-03-09 09:55 加入收藏


内容摘要:信息化时代,做好重大公共事件网络圈群舆论引导非常重要。为此,一要把握好重大公共事件网络圈群舆论引导的基本要求,包括牢牢把握网络圈群舆论工作主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组建网络圈群舆论引导主流矩阵、发挥网络圈群的舆论引导主体作用、注重网络圈群舆论引导的内容与形式。二要创造重大公共事件网络圈群舆论引导的重要条件,包括精准研判网络圈群的网络民意、科学分析网络圈群的舆情状况、解决疫情期中实际问题、做好正面宣传。三要致力重大公共事件网络圈群舆论引导的机制构建与完善,主要是构建与完善网络圈群舆情预警机制、构建与完善线上线下舆情联动机制、构建与完善网络圈群舆情沟通机制、构建与完善网络圈群引导保障机制。

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加强舆论引导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同网络圈群开始“众声喧哗”,有好声音,也有杂音和噪音。网络圈群类型多样,形成多元化舆论主体,进行多元化舆论表达。在当今信息社会里,网络圈群是舆情引导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领域,考验着政府公信力和执政党能力,考验着国家治理能力。

一、把握重大公共事件网络圈群舆论引导的基本要求

1.牢牢把握网络圈群舆论工作主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在新冠肺炎疫情舆情中,一些网络圈群催生舆论“失向”和“失势”、舆情“失范”和“失控”,在众声喧哗中消解主流权威,在意见表达中传染负面情绪,在信息互动中引发舆论危机,在疫情防控中添堵添乱。

这就要求掌握网络圈群舆论工作主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具体做法:一是以民众关心的疫情信息设置议题,及时、持续、滚动发布疫情重要信息。新华社、人民网、人民日报等官方权威媒体每天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权威信息。二是主动回应网络圈群的舆情热点、疑点。关于病毒“零号病人”谣言、盗用陈全姣研究员的信息捏造虚假举报、2月20日湖北省外确诊数据突然反弹等议题,官方网络媒体第一时间主动回应,以真相破除质疑,有效引导网络圈群舆论。三是通过权威行动+权威发声平息网络圈群舆论。李文亮医生病逝后,一些网络圈群过度消费逝者,在舆情上带偏节奏,甚至将事件政治符号化,以此攻击政府和体制,把李文亮塑造成反体制英雄。2月8日,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这一权威行动和信息迅速在网络圈群等社交平台转发,舆情开始回落至平息。

2.组建网络圈群舆论引导主流矩阵。网络圈群现象进一步强化了网络时代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不同圈群的舆情传播方式、关注议题等不一样。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网络圈群的信息需求和受众特点,加快构建网络圈群舆论新格局:一是形成疫情信息公开的融合媒体。国务院定时召开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并通过电视、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和重播。二是政务微博微信设置疫情专栏和专门信息反馈通道,联结与网络圈群舆情的沟通渠道。一些企业或个体通过网络圈群表达意见,向政府提出合理诉求,政府重视和审视网络圈群合法合理合情民意,通过“政策行动+解释”在网络平台传播,塑造人民政府形象。三是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网络媒介素养高的网评队伍。李文亮医生病逝引发网络圈群舆情发酵,网评队伍参与讨论,比如 乌鸦校尉的《李文亮之死,谁在假悲痛,真狂欢?》,军工圈的《张维为:李文亮、医生、谣言、官员及担当》,现代质量的《师伟:误读的吹哨人》等系列评论,摆事实讲道理,纠偏舆情失向,发挥理性和建设性作用。

3.发挥网络圈群的舆论引导主体作用。网络圈群既是舆论引导主体,又是舆论引导客体。一是发挥红色地带型网络圈群的正功能。疫情防控中,一些因趣缘、业缘等形成的网络圈群传播正能量,比如疫情防控知识、口罩的正确使用方法、消毒剂使用指南以及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生、护士、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正能量事迹。二是发挥圈群超级中心的协同作用。与不同圈群的超级中心建立联系机制,借力超级中心在圈层中的影响力和优势,提高舆情引导的效率和效益。

4.注重网络圈群舆论引导的内容与形式。一是在内容上,站在公众视角,通过抖音、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疫情信息,内容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疑点和盲点,既报喜,也报忧,全面真实客观地发布信息。比如,正确回应网络圈群的负面舆情,研判其客观效果和主观意图。网络圈群曝光疫情防控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过度执法和粗暴执法等问题和现象,官方媒体及时回应,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塑造责任政府形象。2月5日,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主动回应,“你们发现的每一个问题,每天发现的每一轮线索,孙春兰副总理都看过,作出批示,必须迅速整改。”二是在形式上,采取公众易看、易听和易懂的方式,通过权威专家第三方来发声。让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权威专家与网民互动,答疑解惑,通过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传播,提高舆论引导效率。比如,2月21日,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正按5条技术路线同步开展,目前有部分项目进入到动物实验的阶段。接着,他将这些专业语言表达转换成接地气的大众化表达:“如果我们把疫苗研发比作建一栋楼,我们现在的进度,是地基已经打好了,楼体也已经冒出地面。”

二、创造重大公共事件网络圈群舆论引导的重要条件

1.精准研判网络圈群的网络民意是基础条件。做好网络圈群舆论引导,精准定位引导对象是基础性工作。网络舆情与社会舆论往往呈现同频共振状态,两者互动互构,网络圈群舆情反映了多元阶层或群体的利益、价值和态度。领导干部要上网看看、在线聊聊、网上蹲点,通过网络圈群发现网络民意,精准定位其在现实社会中阶层地位或群体特征,在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

2.科学分析网络圈群的舆情状况是重要环节。网络圈群重塑网络舆论新格局,打破网络舆论生态平衡:一方面,圈层化导致群内的封闭性,主流声音难以介入;另一方面,圈层超级中心建立圈群舆论生态传播链,迅速催生舆情事件。做好网络圈群的舆情分析,把握网络圈群的舆情特征、发生机制和演化态势,明确网络圈群舆论引导的重点和难点,为有效引导网络圈群舆论提供技术和内容支撑。

3.解决疫情期中实际问题是关键一招。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及应对过程中,一些问题暴露处理,这些问题也是引发网络圈群舆情的导火线,因此,网络圈群舆情的源头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疫情防控做得实,符合公众的需求,医疗资源、生活资源、疫情信息等得到有效供给,网络圈群舆论则从负向转至正向。可见,疫情实际问题的解决,是做好网络圈群舆论引导的关键一招,起决定性作用。

4.做好正面宣传的有效供给是重要抓手。正面宣传不能过度,否则带来“高级红低级黑”现象。疫情期间,一些新闻媒体粗制滥造所谓的正能量故事。比如,2月15日,陕西《华商报》“华商汉中”报道感人的疫情故事:出生不到20天的双胞胎儿子稚气地问:妈妈干嘛去了?又比如,一个记者采访一个刚从方舱医院出来的病人,问她方舱医院怎么样,结果她竟然如此回答:“住着不想走了!”这些新闻在网络圈群转发和评论,会影响政府形象,降低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因此,要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做好正面宣传的有效供给。

三、致力重大公共事件网络圈群舆论引导的机制构建与完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网络圈群舆论引导机制是一种带规律性模式,是一种程序化和制度化运行方式。因此,做好重大公共事件网络圈群舆论引导,关键是形成科学有效的引导机制。根据网络圈群舆情引发机制和发展态势,建议从引导程序上构建与完善以下机制:

1.构建与完善网络圈群舆情预警机制。制订舆情预警方案,组建舆情分析队伍,研发舆情监测软件,研判舆情演化与走向。构建舆情预警指标体系,评估舆情性质和影响力。精准定位网络圈群的“颜色地带”,重点监测活跃型和黑色地带型网络圈群。

2.构建与完善线上线下舆情联动机制。线上舆情与线下事件形成有效联动,通过线下事件的妥善处置,引导网络舆情。事件处置职能部门与舆情管理部门形成有效联动,通过信息沟通与共享,保证信息发布口径一致。官方网络媒体在纵向上形成有效联动,通过协同合作,掌握舆论主导权和话语权。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形成有效联动,通过媒体融合,实现信息发布全覆盖。政府与圈层超级中心形成有效联动,通过抓住关键少数,及时掌握不同网络圈群舆情动态。

3.构建与完善网络圈群舆情沟通机制。建立信任关系和对话范式,根据不同类型网络圈群受众特点和文化特质,以内容为王和形式驱动,形成官方舆论场与网络圈群舆论场的有效沟通。

4.构建与完善网络圈群引导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网络圈群舆情引导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媒体和公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官方网络媒体的舆情引导能力。

(本文是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研究专项课题“重大疫情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邓志强教授。本文执笔:吴厚庆(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教育长、教授)、邓志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青年与社会建设教研部教授))

上一篇:关于政治生态建设诸多误区的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