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梳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从中可见一条清晰的脉络。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描绘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大蓝图,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两步走”的目标。基于前十年取得的成绩,针对新形势新任务,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统筹协调发展新路径、新举措。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生态环境保护多重目标的协同实施期,进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期,尤其需要用发展、统筹、协同的方法,来解决新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发展,我们既迎来历史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就机遇而言,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产业布局更加科学,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经济和技术支撑;形成了庞大的环保产业集群,具有巨大的产品和服务消费潜力,为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和发展空间。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人口规模大,发展任务重,仍然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和攻坚期,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部署落细落实。
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未来我们依然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这一理念,从而更好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方面的关系。报告提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绿水青山要变成金山银山,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地方有很好的经验,如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康养、生物医药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此前都是各地探索建立,下一步要总结归纳各地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真正让生态产品发挥切实的经济作用,让绿水青山的底色更亮、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裕美好。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涉及能源、交通、建筑、工业等各方面,必须做好统筹这篇文章。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生态保护有其规律,环境污染治理有其规律,碳达峰也有其规律。这三方面的规律应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其阶段性规律保持匹配。在2030年前,我国总体仍然处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期,减污、降碳、扩绿三方面的工作总体会呈现正相关性。这需要我们积极谋划,统筹好生态保护、环境污染治理和节能降碳工作,结合工作需要开展体制制度机制的集成创新,确保各方面体制和措施能相互支持、协同增效。
上一篇:经济文明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