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资源管理视角实现碳中和要高度重视耕地保护

2021-04-28 15:21 加入收藏


内容摘要:耕地是复杂的生态系统,能在碳达峰和碳中和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牵扯面大、覆盖面广,需要在统筹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行政、技术、经济等手段,协调好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耕地保护在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贡献。

碳达峰和碳中和不仅仅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目标,而且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手段。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转变发展方式是根本,降碳是关键,碳汇与负碳是补充。国家“十四五”规划把“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作为重要任务。截至2021年2月底,国内已有15个省区市宣布碳达峰和碳中和计划,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动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石化、电力、煤炭等重点行业碳达峰的行动方案和路线图。农业尽管没有被列入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但据测算,农业农村温室气体排放占比仍达到全国排放总量的15%。作为农业生产重要生产要素的耕地,既是碳排放的重要主体,也是固碳的重要单元,有条件在平衡国家粮食安全和碳达峰和碳中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降低生产中的碳投入,增加耕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高耕地保护在碳达峰碳中和中的作用,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图片
着力稳定耕地数量


耕地的数量是产生碳汇和固碳的根本保证。以固碳为例,如果按照18亿亩耕地、平均容量1.2吨/立方米计算,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相当于土壤从空气中净吸收了306亿吨二氧化碳,对碳中和贡献非常大。因此,保证耕地的数量极其重要。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尽快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勘界定桩,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发挥大数据和地理信息平台优势,搭建智慧耕地管理平台,推动建立耕地保护目标、指标和坐标联动关系,强化数据、图表、信息平台协同管理。健全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政府全链条、全要素、全区域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控制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开展建设用地减量化发展。强化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健全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的耕地保护新机制,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保持省域内耕地规模总体稳定。推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与审计、司法、监察等部门信息共享,形成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的合力,采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借鉴森林、草原等生态补偿制度,研究开展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增加政府投入,调动地方政府和种地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采用轮作、间作套种等栽培措施,种养结合,大力发展固碳效益高、固碳成本低的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大田作物,严格禁止耕地“非粮化”,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增加作物碳汇。


图片
加快提升耕地质量


耕地质量是协调国家粮食安全和碳达峰碳中和矛盾的重要手段。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有限面积内提高单产,主要依靠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投入,但这增加了作物生产碳足迹和碳投入。同时,“用地不养地”,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大量的碳被排放到大气中。因此,提升耕地的质量对减少碳投入和碳排放都具有重要意义。要以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带为重点,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要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适度规模经营、中低产田改造、农业机械化推广和节水灌溉紧密结合,统筹推进,着力稳定和提高粮食的单产。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料和测土配方施肥,开展高效利用与节肥技术的研发,改善耕地质量,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等的用量,降低碳投入。发展和推广少耕免耕栽培技术,降低翻耕过程中的碳排放,降低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和分解。积极发展“低投入、高产出、低排放”的生态循环固碳农业,鼓励秸秆还田,减少环境污染,将固定的碳转入耕地中,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碳排放。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弱、耕地利用强度高的地区,建立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稳定耕地质量,提高耕地固碳能力。


图片
高度关注耕地生态功能


耕地生态是碳汇的主要来源。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全世界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分布中,森林占39%~40%,草地占33%~34%,农田占20%~22%,其他4%~7%。我国耕地数量大、分布广,生态功能突出,碳汇发展潜力大。要结合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布局,开展差异化研究,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固碳的效益,在统筹考虑国家粮食安全、碳中和、生态系统功能等多种因素后,引导农户种植增加碳汇的作物。优化种植区和养殖区布局,提高种植业消纳畜禽养殖污染物水平,扩大生态种养和耕地用养的覆盖面。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深入研究二氧化碳与作物增产特别是蔬菜大棚增产之间的关系,搭建二氧化碳和蔬菜大棚联通桥梁,积极推动城乡碳汇交易,提高作物产量,提升城郊耕地固碳的水平。明确耕地生态保护监测指标,建立耕地生态系统监测体系,适时开展耕地生态功能在线监测。


耕地是复杂的生态系统,能在碳达峰和碳中和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牵扯面大、覆盖面广,需要在统筹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行政、技术、经济等手段,协调好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耕地保护在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贡献。


湖南智库联盟  

湖南智库协同中心  

自然资源研究所  

供稿  

上一篇:市场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途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