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智库联盟、湖南智库协同中心是2014年9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中南大学、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发展研究中心等10家单位发起并签约成立的联合型智库。联盟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文、史、哲、理、工、经、管、法律等门类齐全,适应决策咨询学科全覆盖的知识需求。
“湖南智库联盟”目前有10家发起单位,成员单位10个,联盟专家库由省政府参事、特聘专家和特聘研究员构成,共有160余人。旨在广泛团结我省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我省各类智库人才优势,大力推进湖南新型智库及决策咨询制度等的建设,服务于省内外相关经济社会组织与团体,为湖南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献计献策。
湖南智库联盟各发起单位、成员单位及广大专家学者与研究员,着眼于全面推进、提升湖南智库联盟各项工作,举办了多场专题研讨会,承接了数项省、市部门课题,选育了一批研发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省外合作交流活动。
联盟共建信息共享平台、协同创新平台、媒体推介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建立并实施需求导向的选题机制、信息沟通的交流机制、联合调查的合作机制、协同创新的研究机制、成果共享的转化应用机制,联盟搭建了工作平台,开通了联盟网站,建立了联盟专家库,出版了《湖南智库》内刊。在平台建设、数据库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调查研究、成果应用和咨询服务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实现咨询与决策无缝对接和工作互动。
【发起单位】
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
中南大学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发展研究中心
【成员单位】
湖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红网
湖南远景智库
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新华网湖南频道
湖南智库联盟合作框架协议
为了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更好发挥湖南智力优势,建立智库之间长期、全面、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为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经发起单位协商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一、合作宗旨
平台共建、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成果共享。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的基础上,组建立足湖南地区、辐射中部地区的重要智库联盟。
二、合作内容
1、搭建平台。设立协同创新平台,就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问题或专题开展联合调研或联合攻关,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咨询服务。设立网络建言平台,通过湖南红网等媒体收集来自民间的咨政建言,定期为省委、省政府提供民意参考。设立产、学、研、政、新闻媒体合作中介平台,推进湖南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信息共享。利用各自渠道优势,收集有关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科研成果信息或研究动态信息,并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基础上共享有关数据和信息资源。
3、联合调研。整合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媒体等智力资源,按照“省长出题、部门约题、联盟选题”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课题调研,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4、成果转化。对合作研究成果,各方互相交流、借鉴使用,以《参事建议》、《建言专报》等直通车形式上报省委、省政府,或在相关刊物上发表。
5、咨询服务。围绕湖南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合作开展专题研究,编制行业与区域发展规划、重大投资项目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及重大决策或政策后评价等等。
6、交流研讨。适时策划举办发展战略高层研讨,组织参事、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员对影响湖南中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提出建设性意见。
7、宣传推进。通过联盟平台或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和推广智库联盟活动及其成果。
8、储备人才。建立分类推荐遴选参事后备人选机制。共同推荐专业造诣深、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专家型特约研究员人选;推荐社会责任感强、管理经验丰富的参事人选。
三、合作机制
1、联席会议。共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以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互通合作进展信息,议定合作重大举措,落实重点合作项目,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商议其他重要事宜。
2、研究团队。课题组是团队的基本形式。采取互聘特约研究员、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等形式共享人才,为智库联盟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绩效奖励。设立智库联盟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奖励、支持研究成果转化利用。对合作研究所得的成果,合作者共享知识产权和成果应用权益。
四、文本确定
本合作协议由合作各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本协议未尽事宜,友好协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