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    创新    服务    决策
搜索
首页 概况 动态 研究 专家 学习 交流 院·所 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 》 决策参考
肖毅敏:全方位多点支撑湖南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发表日期:2025-08-20 11:39:20
肖毅敏,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经济研究所所长、湖南智库联盟专家

湖南经济发展的多点支撑战略是基于增强湖南产业对经济周期的风险承受能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新增长点的需求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对增长动力的日益扩大的需求等因素的必要选择。从现实省情来看,多点支撑湖南产业发展战略应当从不同角度进行全方位设计。

 

一、多技术支撑:多种技术创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前提,要以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开拓,打造湖南制造的升级版

 

1、大力发展互联网技术,推动“互联网+”制造业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能使制造业获得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信息流平台,推动制造与服务一体化,从而大大提升制造业的生产力、创新力和经济效益。湖南推进创新湖南、数字湖南战略多年,拥有国防科技大学、拓维信息、长城信息等一大批网络信息技术产学研机构,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工程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但是湖南在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方面还没有形成规模、也缺少深度。以“互联网+”的代表形式电子商务为例,湖南的一些大型商业企业迟迟不愿意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已建立互联网销售体系的,也难以打开局面。湖南的多家大型制造业企业仍然坚守着销售员跑客户的传统模式。 本文来自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2、创新发展数控技术,推动智能制造业发展。数字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造现代智能制造产业。要大力创新发展数控技术,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与智能医疗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等重点产业实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要建立强大的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在税收、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公司上市等方面的给予政策支持,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减少审批事项,鼓励企业创新,加强社会资本进入,推动智能制造业跨越发展,使湖南的制造业增加值位居全国前列,主要行业产品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积极发展3D打印技术,推动增材制造业发展。增材制造(3D打印)是智能制造与个性化精准制造的融合,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组件,是不可错失的战略性前沿产业和未来制造的主流方式。《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要求到2016年,我国要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增材制造产业体系。湖南目前已经具有领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打印技术,增材制造产品已经开始应用在科普、医疗、工业等领域,位于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华曙高科增材制造园也于201410月正式启用,要乘势而上,着力建立增材制造支撑体系,完善各项扶持政策,提升增材制造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增材制造技术成果转化、强化增材制造跨领域融合应用,把增材制造业打造成湖南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4、稳步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推动现代制造业发展。要在坚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的前提下,重视对低端制造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低端制造业的效率和品质,把大众化产品做到精细完美,从而提升全产业链的技术含量和品质水平。围绕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积极自主创新争取在若干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进而构建具有内生性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特别是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两型住宅、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成长型产业发展,着力培育新的千亿产业。

 

二、多行业支撑:湖南应当在推进区域内已有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多个以产业集群方式存在的新的支柱行业

 

1.新支柱行业选择的依据。要根据区域内资源禀赋优势、区域间产业比较优势和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培育湖南新的支柱产业。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区域为背景,新支柱产业应当有利于实现区域互补性一体化、形成区域间产业链和错位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产业优势互补、比较利益和协同利益。

 

2.新支柱行业培育重点。湖南新增支柱行业选择的重点领域有两个:新型战略性产业和服务业。服务业中的互联网产业、金融业、医疗健康产业、休闲娱乐业和对外经贸应当成为重点选择行业。

 

3. 新支柱行业培育方式。湖南新支柱产业必须走集群发展的道路。新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壮大离不开大批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而大型企业集团则是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主要引擎。要把培育世界级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湖南新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多区域支撑:湘西、湘东和长沙地区三大版块应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的特点,确定本地区产业的发展层次和转型升级的方向,以确保本地区增长动力的最大化

 

1、湘东版块。湘东版块由除长沙市外的湖南东部8市组成。该地区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14178亿元,人均GDP38147元,折合美元约6257 ,为上中等收入地区,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湘东版块正处在新型工业化强劲发展时期,可按照现有路径继续发展做大。而长沙版块和湘西版块则面临着完全不同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2、长沙版块。长沙版块为高收入地区,该地区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7153亿元,人均GDP99570元,折合美元约16331 ,已进入高收入社会即后工业化社会。相关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在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保持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动力,来自第三产业的高成长性及国民经济的“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机制。按照区域经济发展通常模式---通过工业化达到中等收入水平,通过服务业的现代化支撑高收入社会的发展,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壮大,应是长沙版块产业结构升级的主流形式。换句话说,长沙产业结构应加速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

 

3、湘西版块。湘西版块是老少边穷的集中地,有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邵阳市和永州市五个市州。五市州在地理上连成一片,在经济上处在同一发展层次和水平上。湘西版块是湖南经济发展的第三版块,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4187亿元,人均GDP仅为20242元,折合美元约3320元,在湖南14市州排名榜上落在最后5位,为下中等收入地区,仍处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工业化中前期阶段。片区内产业结构小而全,发展总量、产业规模不足。而发展不足的主要根源在于产业资本投入的不足,因此,提振投资是加速湘西版块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而提振投资的重要基础就是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要以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的开发为基础,加大产业资本投入,建立金融资源支持区域特色产业的扶贫开发良性循环机制,形成产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升级,从而推动湘西版块的产业优势创新,形成加速湘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强大动力。

The end
  • 湖南省人民政府
  •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中南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大学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湖南农业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
  • 湖南省图书馆
  • 红网
  • 清风网
  • 新华网湖南频道
  • TEL:0731-84363333
    地址: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大院107信箱
    Copyright © 2019 https://hnzkl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智库协同中心 版权所有 湖南智库协同中心 湘ICP备160030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