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    创新    服务    决策
搜索
首页 概况 动态 研究 专家 学习 交流 院·所 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 》 决策参考
周秋光: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发表日期:2025-08-20 11:44:09
周秋光,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智库联盟专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公共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上还相对滞后。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就明确指出: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仍然有待提高。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离不开,割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认识,抓好落实。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促进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可用三句话概括其内涵:其一,文化是“人化”。“人化”就是“非畜化”。因此文化是使人脱离野蛮、走向文明的手段和标志;其二,文化是生活。但不是个人的生活,而是群体的生活。因此文化成为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其三,文化是机制。是物质的、制度的、社会心理的三个层次的完整组合与良性运转。因此文化对于个人、集体、民族与国家都至关重要。同时文化也还是一种力,一种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由公共部门向公民所提供的以保障和满足公民基本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的制度与系统。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以文化为内容的一种服务。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就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有权利能够看到电视、听到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可是这种基本需求,到了今天,只能说是有些公民得以满足了,可有些公民却还依然没有得到,特别是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一些弱势人群。

 

二、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应当如何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六个基本要素:一是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三是公共文化组织机构和人才;四是公共文化活动主体;五是公共文化活动方式;六是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属性有四,即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加强与开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弄清楚所在地区在这个方面建设的现状。特别要弄清楚所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式。我建议要在如下六个方面着力:

 

(一)、构筑一个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设施体系。以前我们的设施体系都是固定的文化场地,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人俱乐部等。这些固定场所当然需要继续存在和发展。但是现在要突出的是“现代”二字,除了要把固定的场所想办法使其职能能够流动之外,更要采取措施,要用现代化(即信息数字化)的科学技术条件和手段,去大力完善与拓展现有的网络设施与服务平台建设。

 

(二)、统筹城乡,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城乡差异与贫富差异。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资源与设施,无疑都集中在城市。而城市中,又集中在少数几个服务机构和部门。这种不均衡、不公平公正的现状和格局亟待打破。务必统筹城乡,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将农村和贫困地区列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广开门路,加大对这些地区文化扶贫的力度,以期达到缩小差别、阳光普照的效应。

 

(三)、建立公共文化需求的反馈机制。公民的公共文化需求服务供给机制应是动态的运作模式。新的文化产品要及时供给服务,不能新的文化产品出来了,而公民的基本需求服务供给还没有跟上。同时还应当经常、及时地去了解服务对象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内容和形式,建立畅通的联络管道,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开展服务。只有以公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供给服务,才是真正健全合格的公共文化服务。

 

(四)、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上合理兼顾。一方面是政府及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基本的各种必需的文化产品与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就是实行政府采购、市场购买的方式,开展服务项目招投标,即政府拿出钱来,让有能力有条件的民间文化社团组织作为中介,承担服务项目,代行政府职能,开展购买式公共文化服务。这种方式在国际上和我囯的港澳台地区已开展得十分普遍。

 

(五)、政府要制订出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长期规划与实施细则。要建立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在内的保障体系。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资金的保障。可是长期来政府对于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都远远不够,在财政中的占比大概都只有0.3%~0.4%,远远落后于教育(教育在GDP中占比4%,相当于财政的20%)。从一定意义说,应当逐步把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放到与义务教育投入同等的位置。

 

(六)、搭建政府与民间合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平台。公共文化服务既属于公民应在政府社会保障体系中享受的福利,但作为这种福利载体的公共文化事业也同时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虽然主要是政府的职责,却不意味着就完全只能由政府独力包办,而应当允许社会资力和民间爱心人士出于公益之心,自愿出资助力积极参与。搭建政府和民间合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平台,其实是作为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一种必要的补充。

The end
  • 湖南省人民政府
  •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中南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大学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湖南农业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
  • 湖南省图书馆
  • 红网
  • 清风网
  • 新华网湖南频道
  • TEL:0731-84363333
    地址: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大院107信箱
    Copyright © 2019 https://hnzkl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南智库协同中心 版权所有 湖南智库协同中心 湘ICP备16003082号-1